EN| 1
当前位置:
首页
/
/
/
南昌起义时敌军若干情况考证

南昌起义时敌军若干情况考证

  • 分类:学术研究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7-31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南昌起义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南昌起义整个战斗持续了将近5个小时,歼灭了驻守南昌敌军大部。本文立足于回忆录、报刊等文献史料,对南昌守敌实际人数、起义军歼敌情况以及敌军准备情况等相关问题进行逐一梳理考证。  [关键词]南昌起义敌军人数敌军准备  1927年8月1日凌晨,南昌起义各部队按照预定战斗部署向敌军发起了进

南昌起义时敌军若干情况考证

【概要描述】南昌起义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南昌起义整个战斗持续了将近5个小时,歼灭了驻守南昌敌军大部。本文立足于回忆录、报刊等文献史料,对南昌守敌实际人数、起义军歼敌情况以及敌军准备情况等相关问题进行逐一梳理考证。  [关键词]南昌起义敌军人数敌军准备  1927年8月1日凌晨,南昌起义各部队按照预定战斗部署向敌军发起了进

  • 分类:学术研究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7-31
  • 访问量:0
详情

  南昌起义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南昌起义整个战斗持续了将近5个小时,歼灭了驻守南昌敌军大部。本文立足于回忆录、报刊等文献史料,对南昌守敌实际人数、起义军歼敌情况以及敌军准备情况等相关问题进行逐一梳理考证。

  [关键词] 南昌起义 敌军人数 敌军准备

  1927年8月1日凌晨,南昌起义各部队按照预定战斗部署向敌军发起了进攻。整个战斗持续了将近5个小时,至8月1日拂晓,南昌城内外的敌军大部被我军歼灭,战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当时驻守南昌的敌军具体有多少?实际歼灭敌军多少?南昌起义打响之前,敌军是否毫无准备,束手待擒?研究南昌起义的文章虽多,但对这些问题却没多少讨论。本人不妄揣陋,就南昌起义守敌相关问题逐一探讨。

  一、驻南昌敌军人数

  当时驻守南昌的敌军人数,刘伯承 在《南昌暴动始末记》一文中说:“我们党的前敌委员会,令叶挺、贺龙等军队于八月一日午前时围攻朱培德、程潜在南昌之队伍约三千多人,拂晓即经缴械。”[1][P134] 聂荣臻在1977年写的《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一文指出八一起义时“敌人在南昌方面的力量比较空虚,中有朱培德的1个直属警卫团,第3军的两个团和第9军的1个团,总兵力约6000人。”[2]南昌起义时任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七十二团三营营长袁也烈 回忆其师参谋长在战斗计划报告会上所说:“敌人的兵力是朱培德的一个警卫团、第三军两个团、第六军一个团、第九军两个团,加上留守机关共约一万余人。”[3][P401] 陈子坚 回忆道:当时驻扎在南昌的国民党反动部队,有朱培德的第五路军总指挥部和直属警卫团,第三军的两个团,第六军程潜的一个团和第九军金汉鼎的两个团,共约一万人左右,比起起义军来,是劣势。[4] 萧克 主编的《南昌起义》一书中写道:“南昌市内和近郊只有朱培德第五陆军总指挥部及警备团,第三军的第二十三、二十四团,第六军的第五十七团,第九军的第七十九、八十团,南昌卫戍司令部和伪省政府的警卫部队,总计六个团的番号约一万人”。 [5][P29-30]

  从上述几段史料中,可大致确定当时驻守南昌敌军主要有朱培德的第五方面军警卫团,王均第三军第八师二十三团、二十四团;程潜第六军第十九师五十七团;金汉鼎第九军第二十七师七十九团、八十团。但史料中关于这几个团敌军人数却有三千、六千、一万余人之说。那么,南昌守敌到底又是多少?

  首先来看下敌第三军二十三团、二十四团人数。叶挺部二十四师七十二团三营营长袁也烈在师部开完会后于7月31日早晨,化装到其所要进攻的敌第三军二十三团,“发现敌人有一个团部、一个营部、七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共两个营以上的兵力,比师部原来估计的兵力要大得多。我们一个营,要歼灭两倍于自己的敌人,吃得消吗?”[6][P401] 由此可知:敌二十三团兵力为袁也烈所率三营的两倍。三营所属的十一军二十四师一共约5,500人参加了起义。肖克回忆二十四师当时的建制是:二十四师辖三个团(七十、七十一、七十二团),每团辖三营。[7] 另据李逸民 回忆:二十四师还有一个新组建的教导大队约400来人。[8][P270] 综合可估算出袁也烈这一个营兵力大约为550人左右,由此推出敌二十三团人数1,100人左右。那么敌王均二十三团、二十四团两团人数共约2,200人。

  敌第六军五十七团人数可以根据刘伯承《反革命的环赣兵力概要表》来推算。当时王均第三军总兵力在一万四千人左右,程潜第六军约有一万二千人左右。[9][P146]这两个军总人数只相差2,000人,具体到团一级,人数相差不大。参照敌二十三团、二十四团人数,程潜第六军五十七团人数估计为1,000人左右。那么,王均、程潜三个团总兵力就为3,200人左右。

  敌第九军七十九团、八十团属杨如轩新编第十九师,人数要少于正常编制。据刘伯承《反革命的环赣兵力概要表》[10][P146]:金汉鼎、杨如轩驻南昌临川一带总兵力才三千人。刘伯承在《南昌暴动始末记》一文中记录:“八月七日,我军到临川时,杨如轩军队约二千人不战而逃,往南城去了。”[11][P136] 由此可知驻扎在南昌敌七十九团、八十团兵力共为1,000人左右。

  朱培德第五方面军警卫团是直辖的精锐部队,“其兵力最少也在一千余人”。[12][P47] 另据卢德铭率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赶赴南昌响应起义的人数可知:当时第二方面警卫团人数为1,000余人,那么第五方面军警卫团人数也大致如此。

  综上所述,敌六个团兵力约为5,200人。此外还有王均卫戍司令部一个卫队连、[13][P227] 江西省政府卫队、王均公馆、都司前敌卫戍司令部、牛行车站等零散敌兵,以上合计南昌守敌为6,000人左右。如此看来,前述史料中认为南昌守敌只有3,000人,明显估计太低,而10,000余人又估计过高。

  二、歼敌人数

  关于南昌起义一战歼敌数目,焦其恺 在1927年10月25日的报告中写道:“八月一日在南昌起义……解决朱培德、程潜所属部队约三团余人”。 [14][P105]前面已估算,三团人数约为3,200人左右。 起义战斗打响后,有部分敌军突围 逃窜出来了。据《汉口民国日报》8月12日登载:“是役,共产军计缴在城之第五方面军的枪械约有二团之众;九军一团余冲出顺化门往临川走,三军一部由吉安走。”[15] 由此可知,三、九军分别有敌军逃走,人数至少在一团以上。另8月14日上海《新闻报》曾登载了一篇记者当天的采访报道:“果至一时四十分,六军五十七团首先发难,拟在匡庐中学(该处驻有一连)鸣枪而出,孰意枪声数响之后,十一军已从外鸣枪攻入,六军措手不及。当击毙五十余人,而驻扎相近松柏巷天主堂之六军,亦继续出队,行至盐义仓,十一军已现在巷口阻住。双方鸣枪对击……六军被缴械者,已有数百,余均携械脱逃。”[16] 这条史料说明敌六军被缴械的只有数百人,其余敌军都逃脱了。

  综上可知逃脱的敌军人数大概在二团至三团之间。驻南昌敌军总数减去敌军逃脱人数,也可得出歼敌数目约为3,000余人。当然,这其中含缴械敌军人数。而且起义后,被俘虏的敌军大多被释放了。郭沫若是在起义后赶来南昌的,在涂家埠车站就遇见一列火车有三个车厢都挤满了兵,月台上也拥挤了好些服装不整的兵。月台上的散兵“都是些没有符号的徒手兵,显然是在南昌被缴了械的程潜和朱培德的部队了。”[17][P222]

  三、敌军准备情况

  南昌起义当晚,起义军按照预先侦察好的目标、方向、道路,对没有准备的敌人突然进行袭击。敌人大多不知所措,较快地缴械投降。但从目前搜集到的史料来看,南昌守敌对起义还是有所察觉,并有所防范的。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叛徒投敌告密。叶挺在《南昌暴动至潮汕的失败》谈到:“八月一日上午二时接触武汉军的武装,发生激烈的战斗(因贺龙所属一营长在事前泄露机密,敌人已有严密的警戒)。至天明即将南昌城肃清。”[18][P128-129] 周逸群在1927年10月30日报告中指出:“殊贺之第一团赵营副,系滇人,竟于当晚计划告送朱部某团长,又因朱德侦查明瞭,乃临时改变,提早两小时。至晚十二时半,即发现枪声,敌人预先知道,当然有所准备,故直至拂晓,始完全解决。”[19] 李立三回忆道:“是晚因二十军某营长泄露秘密,增加行动时许多困难,至翌晨六时始将三、六、九军在南昌之部队完全缴械。”[20]

  这个叛徒就是第二十军一师一团三营副营长赵福生。九点左右,他钻进了敌人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告密,使得起义计划泄漏。敌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因此事先做好了充分准备,一度曾使贺龙部第一师在进攻时遇到了较大阻碍。

  如果不是赵福生投敌叛变,敌人是否完全不知情呢?

  我们可从袁也烈《八一的枪声》一文中窥见一斑。袁部按计划黄昏之前出发,走了一个多钟头到达敌营房附近(应为八点左右)。接着营部副官带着传令兵与敌部联络露营一事。此时,敌参谋还善意提醒我们的副官说:“刚才接上级通知,说今夜城里部队移动频繁,要注意防止发生什么事情,请你们加强警戒。” [ 21] [P402] 从敌参谋长这句话可知当时敌人的高级指挥部已在注意起义部队的动向了。而这应该发生在赵福生投敌告密之前,否则,敌军上级就不仅仅是通知下级“注意防止发生什么事情”那么简单,而应该是:“今夜部队要暴动,做好战斗准备!”此后,“敌人并不完全麻痹,他们派出一队一队的巡逻武装,枪上上着亮晶晶的刺刀,不断地在营房外面巡查。他们甚至走到露营部队的近处看来看去,好像有所警惕似的。”[22] [P403]

  此外,黄序周 回忆:三十一日当天,曾三次进入敌营侦查。第一次去假装伙夫给他们挑水,水挑完了,天也黑了。但第三次出来时,大门口都已堆满了沙包,有戒备,哨兵不准走,后几经周折才混了出来。[ 23] 虽然黄序周随后又两次进入敌营侦查,但是任务在身,他不可能在敌营久留。敌军所作准备应该不是因为知道了赵福生投敌消息。

  除了赵福生这一叛徒主动投敌告密,有没有其它官兵走漏消息的可能?应该来说,这种可能性不大。

  首先,起义军主要领导人非常注意起义的保密工作。

  7月30日下午2时左右,叶挺在百花洲畔的第二十四师司令部所在地一栋教学楼的教室内,召开营以上军官会议。为了保密,会场周围布置了岗哨,严防计划泄露。 [ 24] [P400]

  与此同时,贺龙在第二十军指挥部也召开了团长以上军官会议。在宣布起义计划,下达作战任务后,为了防止消息走漏,决定把部队中一些不可靠的下级军官换成共产党员。 [ 25] [P390]

  其次,为了顺利完成作战任务,得知起义计划后的团、营级军官警惕性很高,十分重视保证战斗计划的秘密性。

  接到任务的二十四师七十二团三营营长袁也烈考虑到:“在我们这个营的军官中,副营长是国民党员,连长、指导员中有三个国民党员,排长中国民党多于共产党员。这些国民党也虽然被认为是进步的,可能跟着共产党走,但对国民党军作战的坚决程度,尚待考验。特别是因为他们有许多黄埔同学在对方,有意无意地送个消息是很可能的。为了严守军事秘密,保证战斗的胜利,我便亲自去组织战前的准备工作。”[ 26] [P401] 命令逐级下达,连一级干部直到三十一日当晚部队移防前才接到战斗任务。直到深夜战斗即将打响前一刻,“连长召集三个排长睡在一起,小声小气地谈了一阵;然后排长又和三个班长睡在一起谈了一阵;最后班长照样和战士谈一阵。”[ 27] [P403]从中可以看出,为了防止起义计划走漏,整个传达过程是十分严密的。

  参加南昌起义的涂国林 战士回忆:“起义前一天才突然接到命令,移驻小营盘。到达营地,睡下不久上边来通知,告知:今晚恐怕有事,要睡醒些。睡梦中被叫醒,奉命紧急集合。队长宣布进入战斗,任务是消灭附近敌军。”[ 28] [P240]也就是说,大部分战士直到起义前一刻才知道作战任务。所以,叛徒赵福生直到起义当晚9点左右才可能去敌部告密。因为此前起义计划一直严格保密,到31日晚9点左右,贺龙所部才把具体作战任务传达至营一级军官。

  既然不是其他官兵走漏消息,那又是什么原因使得敌军有所准备呢?

  据敌第三军二十团中校团副蒋文光后来回忆说:“七月三十一日晚,我在街上看到叶挺、贺龙的部队情况有些不同,赶紧跑去找二十一团团长李世龙要李立刻注意,或将部队带出南昌。可是到了那里,碰见朱德正与李世龙闲谈。”朱德一见我来即知来意,不等有所表示,就拉着我说:‘文光,我们到街上走走。’没有两个小时,街上到处响起了枪声。”[ 29] [P98]

  原来是起义前部队的频繁调动引起了敌军的警觉。7月31日,各部队的指挥员根据本部的战斗任务,开始分头行动,以会朋友、拜访友军等名义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敌情和作战环境进行侦察。摸清情况后,各部于31日晚以“移防”、“打野外”等各种名义接近敌军营房,进入战斗发起地点。如袁也烈部于当晚黄昏前出发,“队伍摆出一副行军的架子,浩浩荡荡沿着大街由西往东进发”,这时“街上行人稀少了,电灯已经亮了,兄弟部队也在调动,有的象在集合,有的象是行军。但军官们都心中有数,互相心照不宣。”[ 30] [P402]

  南昌起义前夕,正值分共高潮。叶挺、贺龙部队以“东征讨蒋”的名义开赴九江,当时并没有进驻南昌的安排。叶、贺两人在得知汪精卫、张发奎企图以开会的名义把他们召集上山,解除他们的兵权后,决定不去庐山开会,把部队开赴南昌。叶、贺两部进入南昌后,又频繁的进行演习、调动。这些非常现象,自然容易引起敌方的关注。

  8月5日,汪精卫在国民党第二届中常会第二十三次扩大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就指明了:“(我)一到九江,就同朱总指挥、黄实、黄琪翔、朱晖日各军长接洽,当时得了一个很奇异的消息,就是二十军未奉命令,自己开到南昌。大家知道,从作战计划上讲贺龙是不应当到南昌的,南昌方面,另有军队担任。贺龙凭什么开到南昌,简直是自由行动,可知内部就有问题……二十九、三十日召集四军、十一军、二十军师长以上军官谈话,除叶挺及贺龙全军以外,都到了,张总指挥就知道有异。三十一号又开会,大家担心,说不到定有变动。”[31] [P469-470]

  张国焘是南昌起义的参与者,他在《我的回忆》一文中提到“(七月)三十一日上午,中共前敌委员会的紧急会议……到会者知道了张发奎偕同汪精卫孙科等已经到达庐山举行会议,而且颇有针对着南昌的迹象,大家都在研讨对策。”[ 32] [P298]

  从以上两条史料中可知当时张发奎、汪精卫等敌高级指挥官们对叶、贺部队的异动是有所警觉的。只是在赵福生叛变之前,敌军还没有确切掌握即将发生起义的情报,因此只是采取了一些预防性的戒备措施。

  虽然敌军对起义部队有所警觉,甚至有所准备,但是当时整个南昌城实际已经处于兵力占绝对优势的起义军严密监控下。起义顺利打响了,起义军一举歼灭了驻守在南昌的敌军大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8] [9] [10] 刘伯承.南昌暴动始末记[A],南昌起义纪念馆编.南昌起义[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

  [2] 聂荣臻.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Z],据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所存原稿。

  [3] [6] [21] [22] [24] [26] [27] [30] 袁也烈.八一的枪声[A],南昌起义纪念馆编.南昌起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

  [4] 陈子坚.南昌八一起义回忆[Z],据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所存原稿。

  [5] 萧克主编.南昌起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 肖克谈南昌起义[Z],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据访问记录整。

  [8] 李逸民.南昌起义前后[A],南昌起义纪念馆编.南昌起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

  [12] 张月琴主编.南昌起义史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13] 傅克安等.起义见闻[A],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南昌起义资料>[Z] .人民出版社内部发行。

  [14] 焦其恺.从广东回来的报告——八一南昌起义后行广东的经过[A],南昌起义纪念馆编.南昌起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

  [15] [16] 据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所存原稿。

  [17] 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三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18]叶挺.南昌暴动至潮汕的失败[A],南昌起义纪念馆编.南昌起义[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

  [19]周逸群报告——关于南昌起义问题[J].中央通讯,1927,7.

  [20]李立三.李立三报告——八一革命之经过与教训[J].中央通讯,1927,7.

  [23] 黄序周.战斗在天主堂[Z],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据访问记录整。

  [25] 侯镜如.战斗在大校场营房[A],南昌起义纪念馆编.南昌起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

  [28] 涂国林.难忘的日子[A],南昌起义纪念馆编.南昌起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

  [29] 张适南.1927——1928年朱培德、王均在江西[J].未刊稿,1964。转载自金冲及主编.朱德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31] 汪精卫.关于南昌事变[A],南昌起义纪念馆编.南昌起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

  [32] 张国焘.我的回忆[M].第二册,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推荐资讯

Copyright 2021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All Rights Reserved | 八一馆微博
赣ICP备15007421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昌

中国文明网  |  江西文明网  |  南昌文明网  |  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